[建院30周年系列报道三]我的根还在这里

发布时间:2014-10-24 15:386 发布人:新闻网学院新闻管

“我是住在西双版纳的勐纳县,是紧挨着老挝的一个偏僻小村庄。当时为了来学院上学,独自一个人背着一个背包,坐了三天客车到昆明,然后去到衡阳火车站购买火车票,最后搭了三天火车才到达广州火车站,在车上无聊就哼哼歌,看看风景,虽然离乡难过,但求学更心切。”已23年未回校的谢少丽师姐,回忆起往事时感慨万千。
    谢师姐,现任云南农业大学西双版纳校区管委会主任,是89级财务会计3班的学生,曾任学生会副主席。
山里飞出了凤凰
“文革过后,一万个考生才有几个考上大学,我是幸运的被军区农垦选派过来的,因为在做会计的两年期间,工作表现优于他人,当时真是整整高兴了一个星期,晚上都睡不着觉,觉得原来这辈子还能上大学,家里还杀猪杀鸡地摆酒席为我庆祝。”谢师姐兴奋地说。
    “当时的学生会有生活部、体育部、劳动部、宣传部、学习部跟文体部。在学校我是从院学生会生活部部长升为院学生会的副主席(系里没有学生会,只有支部),当时的学生会自主性很强,院领导对我们做事都是很放心的,活动都是由我们自行组织、实行的,我们做活动的经费都是直接跟院领导报备的。不像现在,老师不敢全面放手让学生会自己干,都是要手把手教。当年我们会自行组织学生到部队去表演节目,老师就只是在旁边跟着,像我自己编的节目就有:舞蹈《烛光舞》、《血染的风采》,歌曲《唱着山歌给党听》。因为从小与文革时期的知青一起生活,灌输了超前的思想。”

    我的根还在这里
     在谈及如何来到农工商时,谢师姐说,当年云南军区农垦首推她一人去大学深造,能选择的学校有四所。她一心想出来长长见识,看看大城市,而且因为广州离家较近,地区差异化不大,生活用品的价格也相对便宜,所以就来到了农工商。
    “你们小女孩来找我采访,让我也怀念起以前在校时的生活。你们现在努力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以后就业就能轻松一点了”谢师姐触景生情的跟我们小记聊起了学校带给她的“受益匪浅”。她感慨到:她的特长能够得到全面的发挥,就是因为在我们学院读书时,约束力比较少,学校管理也非常到位,很规范。然后老师的教学非常严谨,在教学过程中,手法宽松,给学生有足够的想象空间,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提升非常大。从而让能够她自主地去做她想做的事情。那时候老师的教学态度,工作责任心,以及老师在工作当中的严谨和负责任都让谢师姐的大学生活受益匪浅。当年老师注重应用,因为谢师姐当年班里的同学几乎是从农场派送过来的,有实践经验,学起来会很轻松,虽然花的时间不多,但实践能力却提升很快。在财会专业,单单做财会就模拟实习30次,那时候全是手工计算。所有的业务要做个七八十遍。“我们学生一般一毕业就能到企业任职,做个几年就能升职了。完全不用愁找工作的事情。”
    在与我们说到谢师姐的老师时,她的话语里充满了感谢和感恩,“我在大学里最美好的回忆,就是当时的班主任周斌斌带我们玩遍了整个广州的重要景点,比如黄埔军校,白云山等,因为那时候我们班里基本上都是来自外省的,周老师考虑到我们会不适应,平时真的对我们关心至微。还有那时候的傅腾霄老教授,从不需要备课本,但讲的课却很有深度,他上的每一个课程我都非常喜欢。”
    “老师的言传身教深深的影响了我们,毕业回去农场后,云南农业大学西双版纳校区作为双重人才引进,把我调过去做老师,而我把在学院学到的一切超前意识、理念、闪光点教给云南的学生,一起带给了云南。”
    时隔23年再次回来母校,在谈到对学院最深刻的回忆时,谢师姐说,上课的地方、学校的老大门、礼堂外表(现今的学术报告厅)以及红砖梯还是依旧如昨,很是怀念。以前建筑只有几栋而已,女生宿舍在4栋,5栋是男生,6栋是培训楼,培训楼后就是饭堂了。
   “我如今能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真的离不开当年学院给我的“放手去做,放心去飞”的空间和环境。虽然我们在校时间是2年,但是是学校的培养给了我无论是考研的决心还是做事的得心应手,这里是我的的奠基,所以,我的根还是在这里,还是在农工商。”谢师姐情不自禁的跟我们表明了她对我们学院的爱和感谢。
    谢师姐的根基在这里,是农工商培养了她,母校,是她永远的惦念。  

 
谢少丽师姐(右2)与学生记者的合影
记者后记:
    身穿缅甸长筒裙,身披台湾小披风,脚穿傣族传统人字拖,具有着傣族的风情、优雅的气质,欢笑娇嗔的跟师兄说了一声:我是小师妹!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谢师姐时的情景。从开始接受采访,谢师姐就微笑亲切地与我们交谈,请我们入座,不厌其烦的回答我们的问题,即使是重复了一次又一次,她也笑脸依旧。甚至会搂抱着我们小记说:真是认真负责的一群孩子,我们学校的教书育人还是有效的!无论是两次的长时间采访还是简短的细节的追究补充,笔记本上十几页密密麻麻的字,都能说明谢师姐很支持、配合我们的采访工作。
(学生记者团:刘倩兰、罗秀玲、黄堉婷)